目前分類:親職教育文章分享 (6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印象中,我記得于美人曾經在孩子六歲的時候,就提早問孩子這個問題。「如果我死了?你會用什摸方式愛我?」孩子當然希望他不要死,但是于美人的回答就是,「我希望你好好的活下去,這就是愛我的方式!」

雖然自己不到「不惑之年」,但是身體卻是不聽使喚的,一天比一天老舊。我開始思考這個問題,如果明天我死了......我要跟誰說交代、我要對這個世界有任何的結語?

人的生命,本來就不是在決定在自己的手中。我們真的可以隨時交代、應該留下一些假設的話語。

環顧一生,雖然精彩有集、感動萬分。自己的身體的確不如自己想像的一般堅強,倘若、如果、真的明天我就不在了........我要交代什摸?

真的,每個人真的都應該先想好未來的事情、交代未來的事。因為,人沒有像想像中那樣堅強,能夠接受一些意外、不預期的事情。

如果明天,我真的不在了....

我希望告訴自己的老婆,認識你真的是我三生有幸。看你這樣每天為家庭跑上跑下、為子女無私奉獻,讓我真的覺得,這個家庭有你真好。如果我明天真的不在了,你一定要堅強的繼續照顧我們的妹妹、弟弟,因為我的靈魂在他們之中。你可以從他們的眼神,看出我對你的愛!

如果我明天不在了....

生命之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子曰中庸之道,很適合現在紛亂的社會,每個人反省深思,身為教職的我們,也應該自省吾身,

將這個想法,傳承給下一代。

得意而不忘形。失意而不喪志。

自信而不驕傲。謙虛而不自卑。

知足而不自滿。施恩而不圖報。

期許而不苛求。深思而不迷惑。

勇敢而不魯莽。果斷而不草率。

執著而不拘泥。溫和而不懦弱。

生命之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   今天早上,有一個弟弟忘了帶東西,又跑去哥哥的班級,跟他盧、哭要借東西,我剛好在外面洗脫把準備幫學生掃地。我洗了洗突然聽到哥哥大喊一聲,「你全部拿去啦。」

     就把東西甩在旁邊。弟弟當然哭得越大聲,我稍微示意出了一聲「恩哼」,傳達我在附近的訊息給他們兩個。結果哥哥突然情緒失控,因為弟弟越哭越大聲。哥哥衝上前去,用力推了他一把(我馬上大聲告知「不行」),弟弟被推出教室後,結果哥哥變本加厲,把丟在地方的鉛筆盒往我身邊踢,這時我好想破口大罵.........我馬上把他們兩個叫到教室。

     我跟哥哥說把我的碗拿出來,說:「我也要丟。因為我是老師,看到你對弟弟動手動腳,我很氣憤,所以我要拿東西丟、順便在推你一把。」哥哥開始掉下眼淚。這時候我開始轉變語氣,我告訴他說:「但是因為你只是跟我借東西,我可以就借就好,情緒不一定要跟著起來。」我馬上轉頭對弟弟說,「都是因為你每次忘記帶東西,才害哥哥受不了。這是你不對。」

     我轉頭教弟弟到我們班拿了一枝筆借他,告訴他下次別再忘了。然後又跑去跟哥哥的班上,跑到他旁邊安為他:「別哭了,因為你生氣兒動手打人,剛剛老師不是也應該很生氣的教導你嗎?但是我選擇不生氣,好好跟你講,因為我知道你要照顧弟弟也很辛苦、壓力很大。來,這裡有兩隻筆寄放在你這兒,如果下次弟弟又忘記了,你就拿我的筆借他,可以嚴肅的跟他說不能在忘記,但是也記得跟我一樣,不要把情緒帶上來,事情可以很輕鬆解決的。」這時候,他們班上其他幾個貼心的同學開始安為他、逗他笑。我想應該是我抽身離開的時候了。

     我想,我們教導學生情緒失控的情況,如果我們也跟著情緒失控,那不就更說明了,以暴制暴、我用大人、老師的角色去壓他,學生會感受不到我們對他們的關心。或許轉換一下心境,用實際的方法去告訴他用平穩的情緒一樣可以處理事情。我不敢說一定奏效,但是至少會在他腦海中,留下一個正確的印象。爾後再一次遇到類似情況,很有可能他就會調適情緒與心情來處理了。

     「生氣不打小孩、打小孩時絕對不能生氣」,這是一位長輩說的話,其實不就告訴我們了:「教育子女,要將情緒抽離,這樣事情才能讓小孩夠清楚分辨事情的對與錯。」大家共同努力吧。

 


生命之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今天在網路上看到辛曉琪在[我是歌手]裡頭唱了一首好老好老的歌,沒想到雖然時間已經久遠,但依然觸動我的心弦

作詞:楊立德
作曲:陳復明
編曲:陳志遠

小小的小孩 今天有沒有哭
是否朋友都已經離去
留下了帶不走的孤獨

生命之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轉貼自: 
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u1Xwi5KFERDkCJKEO6dnD5Bb/article?mid=345&prev=345&l=a&fid=1

 

教養子女的迷思~親職教育文章分享

天下父母心,為人父母總希望孩子有能力贏得未來,卻往往因為教養思維或態度上的迷思,反而壓抑或妨害孩子發展挫折忍受力。以下是許多父母教養子女時難以穿越的主要迷思:

 教養迷思一:「我就是這樣長大的」

 許多父母常抱怨孩子,「怎麼這麼浪費、不惜福?」「孩子怎麼這麼不能吃苦?」然而此一時彼一時,研究指出,當父母愈執著於過去的經驗,愈難以同理心來教養孩子,愈容易重蹈自己成長經驗的覆轍。

生命之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引用:https://sites.google.com/site/littlepuppet228520/%E5%B9%BC%E6%95%99%E6%96%87%E7%AB%A0%E5%88%86%E4%BA%AB/zheng-que-jiao-yang-zi-nue-de-tai-du

 

正確教養子女的態度

   泰瑞莎修女說:「最困難的工作就是有勇氣鼓勵別人去走他們要走的路,而這條路是你自己不會去走的。

 現代父母總是盡其所能的將最好的提供給子女,但是父母認為好的東西,卻不見得適合孩子,甚至會引起孩子的抗拒,產生親子之間的隔閡,什麼才是父母正確教養子女的態度?

 每天從媒體上都能看到一堆社會新聞,裡面有不少是青少年犯下的案子,如果去訪問犯案青年的親友或鄰居,他們的反應都是不可置信,也大都表示這個小孩很乖啊!想不到他會做出這種事。為什麼會有這樣大的落差,原因是父母不夠瞭解孩子,甚至是不願意去瞭解孩子

 有很多父母,總是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安排,明明喜歡運動的孩子,父母卻要他靜下來學音樂,明明喜歡繪畫的孩子,父母要他將來當醫生。這些小孩壓抑自己的興趣,去迎合父母的期望,直到不能再壓抑,情緒與壓力無可宣洩下崩潰,父母才驚覺小孩子變壞了,但是小孩子變壞了嗎?父母越是單方面的這樣認為,小孩就會表現的更壞,甚至用不良的手段來抗議,才會有許多青少年家里根本衣食無缺,卻犯下搶案,跟別人也沒有什麼仇恨,卻要置他人於死地。

生命之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